落地澳洲五天,還有很多東西正在吸收。
由於台灣已經實施垃圾不落地多年,所以已經很久沒看到垃圾箱了。因此,當被教育如何丟垃圾時,我看著垃圾箱還愣了好大一下。
「澳洲的垃圾箱主要只有兩種,黃色是垃圾,紅色是回收。就這樣!」我姐一邊放好垃圾一邊解釋。
我腦子簡直有炸開的問題冒出:「蛤?回收沒有分鐵鋁罐/玻璃/寶特瓶/紙類?」
「沒有。」
「那廚餘跟堆肥需要分類出來嗎?」當初我腦子可是花了好一段路才搞懂什麼是堆肥什麼是廚餘耶!(尤其是內心掙扎到底能不能放豬肉進去廚餘這個部分…)
「不用。」
「所以丟在垃圾箱他們也是每天過來收?」鍥而不捨地追問下去。想當初,我住台北根本就是訓練有素的狗啊!時間差不多到了就在緊張,聽到音樂就往門口跑,備了兩手的物品誠懇的雙手奉上還不忘跟清潔隊員道謝。然後帶著被蚊子叮得滿滿的小腿腫包回家。
「每個禮拜都有排固定的時間來收。」姐姐淡定的回答。
然後今天我睡醒出門散步的時候,看到一個奇特的場景。
整條街,所有的垃圾箱都出來罰站了!



我現在總算有點可以理解為何老外覺得台灣垃圾車很驚奇了。因為垃圾箱全部出來罰站也滿讓我感受到文化衝擊。(而且最終結論就是垃圾桶旁邊老是有掉出來的各式紙屑,所以草坪還是好髒啊啊啊啊~ఠ౬ఠ)
這就是地方太大為了追求效率所以做事比較隨便嗎?XXD (不要打我拜託~) (在這方面,台灣就是一個地方小,什麼事情都靠人力做到完全的例子啊啊啊~~~)
台灣的清潔隊員不知道會不會羨慕? 不過應該不會,因為這裡地方好大好難繞。
喔對了!澳洲人講垃圾說 Rubbish不說 Garbage
(又增加了一個我聽不懂的單字了,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