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事情,換一個文化環境,行為模式就有差距。外食文化如此,其他娛樂設施亦是如此。
這兩週工作的店沒有很忙,我跟同事聊天聊到進電影院看電影這件事。發現在澳洲長住的人或多或少都曾經進過電影院看電影。雖然他們都跟我說進電影院看電影很貴(可是澳洲有什麼不貴你說~◔_◔) ,但是他們跟我強調的重點是,澳洲的電影院是沒有字幕的喔!
對於一個從小到大都活在有字幕空間的人來說,這真的是很困擾我的問題。(除了英文能力之外)
想起我去日本沖繩玩的時候,飯店的電視打開,也是沒有字幕。Σ(゜゜)
我不禁懷疑是不是只有台灣的電視電影影片有字幕。而身為觀眾的我,也已經習慣影片"一定要"有字幕,不然會覺得怪怪的,甚至會直接跳過不看。
*延伸到現在我看YouTube影片也是,沒有字幕的影片基本上不會點開看。 當然純字幕的廢影音也不看,我為什麼要被別人控制閱讀速度啊馬的!*
*重點是純字幕的廢影音,都是去抄別的網路文章,再加一些誇張的照片跟盜版音樂。*
*重重點是那種影音長輩超級熱愛分享在群組逼你看,時不時還要逼問感想。神煩!!!*
跳一下!
我的馬來西亞店長在澳洲待了四年,有連鎖電影院的會員,所以直接拜託她幫我買電影票比較便宜。平常的電影票一張成人的12澳,我這次買在週日的成人票一張15.5澳。其實我覺得會員的票價跟台北的電影院原價票價差距不大,所以就嘗試看看了!
線上買票後,可以自己選位子選好,付款完畢,系統就會寄電子票券給你,入場的時候出示手機上的條碼給他刷(她也拿手機在刷好帥!)就可以入場了!
這次去的是澳洲第二大連鎖電影院 Hoyt’s ↓
我覺得很特別的是她買票後,入場前,零食區的消費方式,完全跟台灣的電影院不同!!就是一整區的自助吧。這邊拿那邊拿,自己挑杯子跟尺寸,自己去飲料機那邊裝汽水或者冰沙,裝好自己拿去櫃台結帳。
(↑這種附有小玩偶的飲料杯,華納威秀那邊買通常都要額外加價買套餐才有,而且不能挑款式。這邊放滿滿的兩三櫃在那邊給客人自己拿……害我突然覺得我之前在華納威秀排隊買餐就跟白癡一樣!)
*我一直在想,我萬一拿一整手的零食飲料,沒有往櫃台走,而是往出口走出去,好像也沒有人在攔。*← 對不起我有這種骯髒的想法飛過。
這次我買了爆米花!!好久沒有吃別人做的新鮮爆米花!(這邊超市很多袋裝的爆米花,都潤潤的。)
吃起來是新鮮的,淡鹹的奶油口味。我在那個櫃位只有挑尺寸,沒有特別注意到他有沒有口味的分別。
進影廳之後,我才深深地覺得澳洲地好大喔!空間好奢侈的用~~(ʘᗩʘ’)
椅子每個都是大型的沙發椅!(而且我買的是最便宜的影廳)
每個座位號碼寫在小桌子上。
然後小桌子上面的飲料置物架,大到能放一般圓形爆米花或者中杯飲料。
最讓我吃驚的是椅子!竟然是可調整的椅子!
而且我坐好之後,發現一整排的澳洲人,椅子都調成微躺,腳墊起來,我才跟著學的!XXD是用按鈕調整的!(對我就是鄉下人沒見過世面)
好了硬體設備聊完了來講講此次觀影經驗和感想。
- 預告無敵長。12:40的電影場次,前面預告+廣告將近20分鐘…(眼神死)。我到將近13:00才看到跟正片相關的預告。
- 觀眾素養佳。雖然刻意挑動畫片(因為我英文能力沒辦法讓我去看我想看的片子),但是小孩觀眾素養不錯。我在台灣的時候也曾經假日下午去看動畫片,前一個小時總是會交叉著10分鐘的興奮失控音量和10分鐘的壓低聲管教。 我看動畫片很少能感受到全場觀眾跟我一樣專注(我是因為怕錯過就聽不懂了)。
- 自主帶走垃圾。離場的時候,三個員工拿著兩個大垃圾袋(扁的沒有攤開)跟夾子在門口待命。這點跟台灣的影院員工會把垃圾桶推到門口,請離場顧客分類丟好不同。即使如此,除了真的把爆米花打翻的沒有收拾之外,我是倒數三四個離場的人,我看到大部分座位都是很乾淨的。
- 飲料有年齡區分。這次是看動畫片,所以可以看到年齡小的觀眾、陪同家長、一般(幼稚鬼如我)成人觀眾。年齡小的觀眾一眼望去桌上全部都是果汁!!一半的家長桌上都是自備水,另外一半家長是大杯的汽水類飲品。帶很多小孩來的家長會抱著一桶超大桶家庭號爆米花!一般成人觀眾,基本上人手一杯冰沙。
- 動畫電影根本英文初級測驗。在一個完全沒有字幕的電影裡面,除了需要具備基本電影裡面的世界觀之外,字彙量跟俚語熟識度決定了你到底能把這部電影看得多深入。
*像我這次看超人特攻隊2,我中後段有一些對話完全看不懂。尤其是他們在特殊情況口齒不清的時候……前排的家長笑到翻掉,我根本一頭霧水。*
這次進澳洲電影院看沒有字幕的英文電影,對我自己來說,就是一個來澳洲十個月的英文測驗。我給自己75分!^ↀᴥↀ^
進步的空間仍然很大。
*難得有一部片我想要劇透還劇透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