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界點—墨爾本.秋冬

在台灣,我是在嘉義長大的。

嘉義早晚溫差很大。除了真正的(寒流)冬天之外,其他春夏秋基本上一整天的天氣都遵照下面的模式進行。↓

  • 06:00~10:00:薄外套+長褲
  • 11:00~15:30:短袖短褲夾腳拖
  • 16:00~19:30:外套快穿上!會冷!
  • 20:00~24:00:薄長袖+長褲

所以我在嘉義念大學的時候,常常在路上看到同班同學或者社團的同學,就能一眼看出他今天的第一堂課到底是幾點。

跟08:00有課的人吃午餐,他們會滿頭汗。外套會塞在背包內,或掛在自己身上。

跟10:00或者13:00有課的人吃晚餐,他們會一直縮。拿書包或者拿別人(我)的外套蓋住穿著熱褲的大腿,試圖抵禦降溫後的微風。

整體來說,我算是耐寒的人。

尤其是後來工作後,主要待在台北跟新北,更加確認這一點。


台灣是一個小小的地方,確有嚴重的資訊偏差。電視台大多建立在台北,所以發生在台北的天災人禍都會被誇張化。舉凡地震、寒流、夏季高溫等等……。

但是老實說,台北如果說攝氏18度,那就是那幾天的溫度都持平在攝氏18度,變化並不大。(大概就是正負3度)

但是人在嘉義,我會很紮實的在12小時之內(AM 06:00~PM 06:00),經歷從十多度升到將近三十度,又再降到十多度的情況。嘉義的日溫差是有紀錄的。

*據說嘉義的溫差這麼大,查到的資訊說是中央氣象局的說法,是因為輻射冷卻的關係。*←因為我看不懂輻射冷卻是什麼,所以貼上註解1註解2,讓大家跟我一起看不懂!\( ̄O ̄)

反正呢!身為嘉義人,我一直都覺得嘉義比台北冷。台北真的沒有台北人以為的那麼冷!(不信你去嘉義住一年啊!)←莫名其妙開始引戰XD


然後,自稱耐寒者(什麼鬼)的我,來到了墨爾本。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有稍微提到,墨爾本很冷。(詳見澳洲官方旅遊網站-墨爾本天氣)

五月開始左右進入秋冬,從一開始的攝氏18度,到14度時,引發我嚴重的抱怨。↙44.png

到降到攝氏8度的時候,我開啟了人生新體驗!!!↙666.png

再降到攝氏6度!這是我成年之後,第一次主動喝熱水!55.png

六月開始就是經歷了每天最高溫16度,最低溫9度(然後一直在下修)的波浪體驗班。


最終我摸索出一套屬於我自己的溫度表示法:

  • 攝氏13~14度:哇是好天氣耶!
  • 攝氏11~12度:外出的時候外套要穿著擋個風!
  • 攝氏10度:唉呦我會覺得冷!不能穿短褲要穿長褲!(是的,10度以上我都穿短褲。)
  • 攝氏9度:臉冰!
  • 攝氏8度:手冰!
  • 攝氏7度:幹你娘咧!是夠了沒!(然後換穿長袖)(是的,7度以上我都穿短袖。)
  • 攝氏6度:頭髮冰!一直冷醒我……(該戴毛帽囉!)
  • 攝氏5度:關節痛痛的。(讖悔)我為什麼要來墨爾本?
  • 攝氏4度:腳趾頭凍得痛痛的。(自暴自棄)反正再冷也不過是這樣嘛~
  • 攝氏3度:(埋入棉被不想面對)

五月中開始到現在七月中,我從一個看到14度就哇哇叫的人,成長到變成一個看到14度覺得天氣很好的人,你說說這中間的過程是不是很驚人!(。・∀・)ノ

攝氏10度是我的長褲指標。

攝氏7度是我的臨界點。會為了天氣冷飆出髒話的臨界點。是我目前無法跨越的耐受點!

期待未來能有一天能夠笑看攝氏7度!(有這個必要嗎?)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