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近幾週打得很兇的一個電視劇。在前導預告的時候就引起軒然大波,我在前期就非常期待。(但是人不在台灣,有點難買書來看。)
剛看完第一集 — 媽媽的遙控器
覺得用"微科幻"來處理這個故事,算是一種高明,也是一種商業化的妥協。兩方都討好,兩方都不得罪。(´-ε-`)
無關對錯,市場才是一切基礎。
年紀大了,看了幾個歐美劇,常常深深地為歐美劇其中的原則、灰色地帶、情感處理跟人生轉折處的碰撞所著迷。(20歲的我看『實習醫生』每次都被震懾到幾天陷入渾沌,思考人生。)
劇中我期待的情感摩擦碰撞力道很小。
愛、扭曲與束縛倒是跟真實人生的生活周遭密切結合,甚至有些話語是一字不差的。
語言的力量。
語言的傷害只是肉眼看不出痕跡,不代表他不深刻,不存在。
看了幾個天真無邪的孩子說什麼要找家長一起看……我真是翻眼白翻到後腦勺。
這部台劇應該禁止那些還沒成熟就變成家長的人看才對!
因為他們這輩子不願意也不會再學習新知,如果20年前他們就沒有辦法抱著開放的心胸對著成長中的孩子(你),20年後憑什麼他們還會反過來承認他們曾經做錯?
別傻了!
那些曾經擁有權力的人才不會承認自己掌權時曾做錯什麼,他們只會誇耀日後的成就。就跟第一集這個單元劇面的母親一樣。到最後一刻,還是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有錯。
『將來,你會感謝我!』可能是整齣戲我最討厭的一句話。
By the way,各篇劇透心得都保留第一集結局是復活那類的開放式結局。但是就我看劇的理解,他.就.是.死.了。(雖然撞車那幕撞得很爛)
他就是死了!連遙控器一起撞壞了!所以這次是真的死了!
本劇試圖開啟一個沒有什麼商業劇敢觸碰的題材,我欣賞。
我喜歡,但當成小品來看。
雖然有人看了覺得不舒服,但我倒嫌力道不足,節奏也不夠明快,壓迫感太低,跟現實生活中孩子遇到的情況根本無法比擬。
- 對於所有經歷過相似過往的人,不推。(因為實際情況更糟)
- 對正在經歷這段人生的孩子,不推。(因為於事無補)
- 對於過去到現在都習慣掌控孩子的長輩,不推。(因為他們看不懂)
整體來說我欣賞,但是我很不推薦的一齣戲。
Cause Compared with Real Life ? Not even close.
劇後研究:男主小偉被一直Reset那天是106年(2017)六月七號,而男主那時大概國二國三約14-15歲。
因此後面保險箱密碼 20031101,真的很有可能是男主角的生日。
這裡隱喻了男主角是天蠍座(喂!)。
這裡應該是隱喻了媽媽把男主角當成人生最重要的,唯一的,需要牢牢鎖在保險箱裡的,珍貴。
圖片來源:公視 ON CHILDREN 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