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能把科幻小說(尤其是關於外太空的)看完。
過往接觸到的外太空科幻小說,都會牽涉什麼星系啊!幾個艦隊的……。我格局真的很小,我連看我爸跟我舅下棋都坐不住。(兩分鐘內一定會離開去找零食吃)
這部很難得讓我翻著翻著就坐下來了。
一開始知道這個故事,是電影絕地救援。
我熱愛看電影。曾經有一陣子我常去電影院到……所有上映中電影我都看光了的地步。(除了鬼片跟血腥片我不看,其他偏門的小眾電影我也都看)
特別的是,當初電影《絕地救援》我看的是4DX版本。
由於這部片是在講太空人遇到的困境,所以除了跟著主人公搖晃椅子之外(他被拋出去了嘛~),還有幾個我覺得很不錯的就是太空衣破掉之類的那種,噴氣體的特效!
噴氣體讓觀眾可以用全新的方式去體驗事故(是的!當初椅背的特效讓我非常不爽,很像有人坐我後面狂踹我椅背),某方面來說增進了對故事的理解。
這是一個特別的科幻小說。
我之前接觸的(我必須承認量極少)科幻小說,大都是為了故事主線的進行,創造出一些設定。(就像是奇幻電影為了奇幻美學,硬生生地創造出一些看起來很漂亮實際上做不出來或者無法執行的東西)。(我絕對不會告訴你我看流言終結者的時候到底有多認真 XD)
絕對是因為這個作者超硬的科學背景!
這本書與其說他是科幻小說,不如說這根本就是太空版馬蓋先!(突然暴露年紀XD)
所有的細節跟執行面都如此真實(因為我很常因為看不懂其中的一段,同樣的兩句話重複看了兩三次),除了主人公真的很衰小之外。什麼材質啊!重量啊!規格啊!大氣壓力啊!力學啊!我七七八八的也看懂了不少。
我高中的物理課本有寫得這麼厲害就好了。(其實我最爛的是數學,物理原理能理解,但是數學不好算不出最後解答。)
因為故事情節的推進,有些我當下看不懂的段落我就直接捨棄了!(很急著知道下一步)
看完整本書之後,我又去找了電影重新再看一次。
以書籍細節為基礎,電影就當作是我某些無法理解部分的補充畫面。
相較電影,書的內容細緻完整,但是主角相對也倒楣得多。什麼東西都會壞、什麼計劃都會失敗,以為順利的時候火星就來給你一個回馬槍。
但是沒有那些困境,沒有辦法創造出一個這麼層次豐富的小說。
電影就把主角遇到的困境少了將近一半(可能是因為電影時間長度的關係)。 有幾個我看書的時候在猜測電影會怎麼呈現,結果他直接跳過不拍。(∥ ̄■ ̄∥)
單看電影會覺得是一個無可挑剔的故事。
看完書再看電影,接受度會變低。(好像大部分的小說改編電影都有一樣的問題)
總之,這是一部能讓人迅速陷入的高分數小說。確實地改變了我的科幻小說觀感,引起我對宇宙的興趣。我總算對於太空科幻小說沒有那麼排斥了!
好書好書!令人興奮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