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做過一陣子手搖飲料的我,最近喝飲料真的是很常崩潰。
不論我是去喝鮮茶道還是可不可,都會遇到有的店員不搖茶!
台灣手搖飲料做甜度跟冰塊的調整,會用Shaker( 我都說是雪克杯 )或者攪拌機去打均勻。
正常來說,就是稍微抓一下冰塊量跟茶量,拌勻之後倒出。把過多的冰塊去掉,把不足的茶量補足……對我來說,先不論之後冰塊融化的程度為何,正常冰、少冰、去冰的味道基本上必須相同!至少第一口喝起來要一樣吧?
由於要求不同的冰塊量,後來延伸出各種偷工減料的作法:
- 去冰的茶放很少冰塊,搖到冰塊消失就好。( 所以去冰的會變成很快不涼的帶澀濃茶 )
- 正常冰的茶放很少茶,先把杯子塞滿再說。( 然後正常冰的會變成超淡的冰水 )
= .. =
初入口茶味濃淡不一,變來變去就算了。還不刮泡!!!ಠ▃ಠ
(ノ °益°)ノ 彡 ┻━┻
手搖茶的茶葉那麼爛,還不刮泡去澀!
泡沫都是澀味澀味澀味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崩潰 ) ( 我某個手搖飲料的老師跟我說泡沫都是澀味,用冰塊搖茶會去澀。我不信然後就拿湯匙去舀一點茶的泡沫來舔……舌頭澀到超想抓去洗的!)
然後為了不想刮泡,就更加敷衍的不搖茶,以不產生泡沫為主的隨便上下顛倒混和……讓冰塊符合客人要求的標準,完全忽視味道。真的是一個很極度的惡性循環!
工序存在就是有其目的,為什麼要一直偷工減料呢?
如果你能明白其中的差異( 甚至是你有在試味道的話 ),你自己絕對不會這樣做!
- 鮮茶道我近期常去的那家,都已經認得出來哪個店員都不加足夠的冰塊去攪拌茶、去澀。只要遇到她,我一定會點正常冰。那孩子做出我喝過鮮茶道史上最難喝的去冰阿里山,我已經對她失去信任。
然後紅茶不刮泡去澀真的是很夭壽!
- 可不可明明招牌就是熟成紅茶,我喝了三家從來沒有喝到能讓我覺得順口的,也是一種敬佩啦!( 要不就改喝愛司或者胭脂,也是他們店的高單價經營策略嗎?)
- 50嵐各地雖然有些微差異,但是基本上中規中矩,差距沒有太大。只是很常我要烏龍他只剩四季,我要四季他只有烏龍。消費的時候我總是人類的異端……
- 清心福全的也是看店家。我喝過一家分店喝了就不舒服一整天的,也在現在上課的地方附近遇到一家店員人都很好,親切有耐心,搖茶刮泡擦杯身標準動作做好做滿!
雖然以上都是我個人意見,嘴巴很拙劣講不出什麼好話。但是手搖飲料店店員一定要知道一件事情……
[ 客人都會把你的動作看在眼裡,而且也都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能夠評論你的作為!不要為了求快而跳過工序不做,本末倒置好嗎?]
尊重自己的專業,別人就會更尊重你!
※以上言論僅代表個人微薄的工作經驗與近期個人經歷,歡迎大家推薦用心的好店家、好店員給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