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在台北工作,很常在熟識的同事口中探知一些"只有嘉義才有"的文化習俗。(我自己就土生土長的嘉義人,你以為我會知道涼麵只有我們會加白醋嗎?)
這次來稍微記錄一下蕃茄水果切盤。
要知道,大顆蕃茄這種植物,只有我們會當成"水果"來對待。其他國家文化的人,都會一直跟我說:「那是蔬菜!」
= .. = 老娘就是當蔬菜一樣下菜,也當水果直接吃又怎樣?
除了懶人搭配法―蕃茄塞酸梅之外,還有一個會被台北同事問的:「你們嘉義人蕃茄還會沾醬吃喔?」(通常是只有那些去嘉義圓環吃過噴水池火雞肉飯,連旁邊七彩冰果室也吃了一輪的外地人,事後會隨口跟我聊起來的常見話題。)
下一句就是問我:「那你會做那個蕃茄沾醬嗎?」
『當然不會啊!』每次我都要很驕傲的說:『我是老么,我小時候真的想吃的時候,我姐就會弄給我吃了!』
仔細想想,我才猛然驚覺—我是我家唯一不會做那個沾醬的人!
就連我爸那個從不下廚的人,他都會做!!!(是的!我除了會讓我媽我姐做沾醬給我,也會讓我爸做沾醬給我吃。)
對!雖然外表看不太出來,我也不太撒嬌,但是我是純正的老么,如假包換!XD
這次回老家,看到我媽切了一盤蕃茄叫我吃,我才想說好像該學一下,出去騙騙外地人也好。

因此,就在母親大人親手指導下,我用眼睛跟手機完成了第一次的蕃茄水果盤沾醬教學。

我家的常備糖不是白砂糖,是咖啡色的二砂。吃起來有顆粒口感,別有一番風味!
小時候家裡用的醬油膏也沒有現在這麼講究,不過嘉義離醬油大牌子很近,西螺醬油跟黑龍蔭油,都是櫥櫃冰箱隨手可得的庫存醬料。
這次吃的沾醬雖然缺少甘草粉,但是那股香氣卻是可想而知~~~總歸都是好吃,就是錦上添花,滿分10分變成12分這樣。